“卢比奥”变“鲁比奥”就能不制裁?外媒对我们的严谨一无所知
外媒瞎猜,我们给鲁比奥改名是为了取消制裁,那他们对我们的外交真是一无所知。
1月20日,特朗普正式就任了第46届美国总统,特朗普的国务卿人选,之前引发很大的争议,他选用了鲁比奥作为他的国务卿。大家都知道,卢比奥是在,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裁名单上的,这样一个,主管外交事务的国务卿,被中国制裁,意味着中美两国无法通过国务卿渠道来进行交流。外国媒体就注意到了,在特朗普上台之后,鲁比奥的中文译名,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,原本的卢,改成了鲁。这样的一个改变,被外媒就解读为是中国主动的,要解除对鲁比奥的制裁。意思是说,换了一个名字,此卢比奥非彼鲁比奥。那我们说,这就是外媒,纯粹的一种拍脑门的想象了。
1月21日,有外媒,也把问题提给了外交部的发言人,显然从我们发言人的回答之中,我们能看出,我们所针对的是他人,中文译名怎么改变,并不改变他英文的本名本姓,因此我们的制裁不会有改变,同时,如果中美两国需要有进一步的接触,那就需要更加合适的管道,寻觅更加合适的管道。
展开剩余65%其实在美国外交中,国务卿不发挥作用,这也是有过先例的。那最好的例子就是,当年中美秘密建交之前,基辛格访问中国,他的访问,是连当年的美国的国务卿,都是蒙在鼓里的,只有总统自己知道,当时基辛格的身份,就是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,未来,特朗普是不是会选用这样的一个模式,来保持与中国的沟通,目前还未所知。但是特朗普恐怕,在选用鲁比奥的时候,对于与中国的接触,应该也是有所规划的,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改,鲁比奥的命名。
大家应该知道外文姓名的翻译,我们遵循的都是新华社翻译史的统一命名,如果我们翻看新华社翻译史,对于英文名字的译名,我们就会发现,鲁比奥RUBIO的英文名,对应的RU开头的,中文的翻译,在我们的,正式翻译里面都是翻成鲁,齐鲁的鲁。之前为什么是卢呢,其实遵循的是卢比奥,他名字的本源,也就是西班牙语的一个翻译原则。大家知道鲁比奥,他是个古巴后裔,这样的一个西班牙语翻译,在之前他作为参议员的时候,是合适的,但是,随着鲁比奥正式的上任了国务卿,他作为一个美国政府的官员,那实际上,他的整个译名还是要遵循美国的,或者说英语的翻译的体系,因此,我们在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,第一时间把卢比奥改成了鲁比奥,这,本身就是我们在外交的过程中,我们翻译严谨性的一个体现,这是我们翻译一以贯之的一系列原则,是需要遵守的。
还有一个例子,就是特朗普翻译,特朗普在很多民间的翻译中被翻译成川普,而且川普名字,其实更加接近于,Trump英文的发音,但是,还是因为新华社翻译史的相关规定TRU Trump开始的名字,一般都会翻成特朗,在这样的一个既有原则的规定之下,我们就把特朗普的译名,给正式的定下来了,而且川普名字,本身在中文中是有歧义的,大家可能会认为是四川普通话,因此中文译名的确定,其实是一个相对比较严谨的过程。这就与外媒所臆想的,所谓的我们要放弃制裁,那是毫不相关的,未来我们要观察中美关系的走向,恐怕从美国与中国接触的人选上,我们就能略见一斑,鲁比奥,恐怕他是没有机会来跟中国打交道的。
发布于:江西省